清晨六点二十分,余小麦在闹钟响起前就睁开了眼睛。窗外飘着细雨,雨滴轻轻敲打着铁皮遮阳棚,发出有节奏的声响。她伸手摸了摸放在床头柜上的药盒,指尖触碰到冰凉的铝箔包装,确认今天要吃的药片都还在。
厨房里,电水壶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。余小麦往玻璃杯里倒入温水,看着药片在杯中慢慢溶解。药水的味道依然苦涩,但比起最初时已经好了许多。她皱了皱鼻子,一口气喝完。
手机屏幕亮起,是陈医生发来的消息:"今天降温,记得加件外套。"余小麦走到衣柜前,手指在一件浅灰色针织开衫上停留了片刻。这是上周复诊时周婷硬塞给她的,"商场打折买的,买大了",周婷当时是这么说的。但余小麦清楚地记得标签上还挂着崭新的价签。
七点整,余小麦撑着伞走出小区。雨中的梧桐树叶泛着油亮的光泽,人行道上的积水倒映着匆匆而过的行人。她在公交站台停下,发现站牌上贴着一张崭新的电影海报。记得上次等车时,这里还贴着红星制药的广告。
"余小姐!"
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余小麦转身,看见住在楼下的张奶奶提着菜篮子快步走来,篮子里装着新鲜的芹菜和豆腐。
"去医院啊?"张奶奶笑眯眯地问,"今天气色好多了。"
余小麦点点头,伸手接过老人手中沉重的购物袋。张奶奶的手腕上还戴着那条褪色的红绳,那是去年端午节余小麦送给她的。
公交车缓缓进站,雨滴在车窗上划出蜿蜒的水痕。余小麦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,玻璃上凝结的水汽让窗外的景色变得朦胧。她用手指在雾气上画了个小小的笑脸,想起小时候每次下雨坐车都会这么做。
医院大厅比往常热闹许多。余小麦在自助机上取号时,注意到旁边站着个戴棒球帽的少年,正紧张地盯着挂号屏幕。他的左手手腕上隐约可见淡蓝色的斑痕,比她的要浅得多。
"第一次来?"余小麦轻声问。
少年猛地抬头,眼神警惕又不安。
"3楼左转,特殊医疗科。"她指了指电梯方向,"告诉护士你是新患者,他们会帮你。"
少年的肩膀微微放松,低声道了句谢谢。余小麦看着他走向电梯的背影,想起三个月前的自己。那时候的她,也是这样惶恐不安地站在大厅里,连问路都不敢。
"余小麦!"护士小林从分诊台探出头,"陈医生说你可以直接去2号治疗室,专家组在等你。"
治疗室里,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条纹状的光影。余小麦熟练地挽起袖子,露出已经淡了许多的蓝斑。国家医疗组的李教授仔细检查着她的最新血检报告,眉头渐渐舒展。
"恢复得比预期快。"李教授转向陈医生,"可以考虑减少免疫抑制剂的剂量了。"
陈医生点点头,在平板上快速记录着。余小麦注意到他的钢笔换了新的,不再是那支总是漏墨的旧款。笔帽上反射着窗外的阳光,一闪一闪的。
治疗结束后,余小麦坐在留观区的沙发上休息。窗外雨停了,阳光重新洒进来,照在茶几上那盆绿萝上。她记得上个月这盆植物还只有稀稀拉拉的几片叶子,现在却长得郁郁葱葱。
"饿了吗?"护士小林端着一杯温牛奶和两片全麦饼干走过来,"陈医生交代的,说你的胃还不能空腹太久。"
余小麦道了谢,小口啜饮着牛奶。走廊上传来轮子滚动的声音,一个坐着轮椅的小女孩被推过门口。女孩怀里抱着毛绒兔子,好奇地往里面张望。余小麦对她笑了笑,女孩立刻害羞地把脸埋进兔子玩偶里。
下午两点,余小麦来到医院后花园散步。这是她最近养成的习惯,医生说适量的阳光和运动有助于恢复。花园的长椅上坐着几位晒太阳的老人,花坛里的月季开得正好。她在角落里发现了一株新栽的桂花树,枝干上还绑着支撑的木棍。
手机震动起来,是周婷发来的照片。照片里便利店的冰柜前,一只橘猫正大摇大摆地走过。"店长说可以养它了!"周婷的文字里透着兴奋,"你给起个名字?"
余小麦笑着回复:"叫黄油吧,它偷吃的样子像极了上周掉在地上的黄油面包。"
回完消息,她抬头看见陈医生从住院部方向走来,白大褂口袋里插着一支新鲜的向日葵。他似乎在思考什么,直到走近才发现余小麦。
"复查结果很好。"他直接说道,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,"这是下周的康复计划,专家组做了调整。"
余小麦接过文件,发现上面用红笔细心地标注了注意事项。在"避免剧烈运动"这一条旁边,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。
"谢谢。"她轻声说,"不只是为了这个。"
陈医生推了推眼镜,阳光在他的镜片上折射出温暖的光斑。"这是我的工作。"他顿了顿,"不过看到你恢复得这么好,确实很高兴。"
花园另一头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。几个穿着病号服的小朋友在护士的带领下玩老鹰捉小鸡,其中一个小男孩跑得太急差点摔倒,被旁边的女孩一把拉住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野麦疯长请大家收藏:(www.alwenxue.com)野麦疯长阿里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