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蹄铁叩在青石板上的脆响撞碎了五更天的薄雾。
苏婉儿勒住青骓,鬓角的碎发被风掀起,露出额角薄汗。
系统浮窗在视网膜上跳动,那团红光正死死钉在东宫偏殿位置,像滴要渗进宣纸上的血。
"小六子!"她反手拽住身后策马的小仆,"带这封急信绕南城墙,找守城门的张统领——就说太子有难,让他立刻开侧门放你进去。"说着从怀里扯出半片染血的绢帕,"拿这个给太子身边的王公公看,他认得出是我母亲当年送的信物。"
小六子接过绢帕时,掌心被她指甲掐得生疼。
这小子素来机灵,见她眼底淬着冰,喉结动了动:"姑娘放心!
小的就是被箭射穿屁股,也得把信塞进太子手里!"话音未落,他猛抽马臀,枣红马嘶鸣着往东南方窜去,马蹄溅起的泥点沾在苏婉儿的绣鞋上,她却连看都没看一眼。
"其余人跟我走西墙。"苏婉儿翻身下马,青骓的马鬃被她揉得乱蓬蓬的,"把软梯和匕首分下去。"月光漏进晨雾里,照见她腰间的鱼肠剑在鞘中微微震颤——这是系统用唐韵值兑换的短兵,削铁如泥。
西墙下的狗尾巴草还挂着露水。
苏婉儿踩住亲卫的肩膀跃上墙头时,系统突然弹出新浮窗:"检测到易燃物聚集,偏殿东厢火油桶数量:十七。"她倒抽一口凉气——十七桶火油,足够把半座东宫烧成白地。
"阿福,你带三人去断了偏殿的水渠。"她反手甩出三枚铜钱,精准钉在三个亲卫的肩甲上,"阿禄,带剩下的人从后窗摸进去,记住,先捂嘴再制人。"最后她看向最年长的亲卫老周,"你跟我正面冲,专挑拿火折子的砍。"
老周的刀疤在夜色里绷成一条线:"姑娘,那火油..."
"我有数。"苏婉儿抽出鱼肠剑,剑刃映出她紧绷的下颌线,"系统说他们还没点引线,我们只要在盏茶时间内控制住领头的——"她顿了顿,目光扫过偏殿窗纸上晃动的人影,"就能把这场火,原封不动地烧回他们主子身上。"
偏殿的木门"吱呀"一声被踹开时,七个伪装成侍卫的男人正围着中间的檀木柜。
最前面那个转身的瞬间,苏婉儿看见他甲胄下若隐若现的九瓣莲纹——和卷宗里吐蕃暗卫的标记分毫不差。
"动手!"她低喝一声,鱼肠剑已经割开最近一人的手腕。
那刺客痛呼着去捂伤口,却被老周的朴刀架住脖子。
另一边阿禄的人从后窗翻入,用布团堵住了另外两人的嘴。
只有为首的高个刺客反应极快,抄起脚边的火折子就往油桶滚去。
"别让他碰引线!"苏婉儿心尖一紧,提剑追过去。
剑尖擦过高个刺客的耳后,在墙上划出火星。
那刺客踉跄着撞在油桶上,火折子"啪"地掉在地上。
苏婉儿扑过去时,膝盖重重磕在青砖上,却还是攥住了他的手腕。
系统浮窗突然弹出:"目标为吐蕃赞普亲卫,编号'雪豹三',携带密信。"
"搜他!"她反手将刺客压在油桶上,老周立刻上前翻找。
当那封染着藏香的信笺被抽出来时,苏婉儿的指甲几乎要戳穿信纸——落款处"韦陟"二字写得龙飞凤舞,正是前御史中丞的笔迹。
"清君侧?"她捏着信笺冷笑,"倒好个冠冕堂皇的由头。"
"苏姑娘!"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
太子李亨裹着青狐裘冲进来,腰间玉佩撞得叮当响,"王公公说你...你这是..."他的目光扫过满地被制住的刺客,又落在那堆油桶上,喉结剧烈滚动,"这是...要烧东宫?"
"太子殿下。"苏婉儿单膝跪地,将信笺举过头顶,"请移驾西侧别院。"她余光瞥见太子发梢还沾着未理的乱发,显然是从被窝里直接赶来的,"东宫防卫我已让苏明远带义勇团接手——都是知根知底的少年郎,比北衙那些老油子可靠。"
太子接过信笺的手在发抖。
他盯着"韦陟"二字看了半刻,突然重重攥住苏婉儿的手腕:"好,好!"他的指甲几乎掐进她肉里,"你救了孤...救了大唐。"
"殿下先顾着自己。"苏婉儿抽回手,转身对老周道,"送太子去别院,沿途每十步换个暗卫,别让人摸清路线。"
"苏姑娘!"刚打发走太子,门房的小厮就跌跌撞撞跑进来,"老爷旧友孙伯派人来报——韦陟带着二十多个门生,在朱雀门外举着'清君侧'的旗子,说要见殿下!"
苏婉儿的瞳孔缩成针尖。
她摸出怀里的系统面板,唐韵值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上跳——看来刚才的纠错算成功了。
但此时她顾不上看奖励,只对跟在身后的陈老夫子道:"先生带二十个国子监的学生去。"
陈老夫子正蹲在地上检查刺客的甲胄,闻言抬头:"老朽明白。"他捋了捋灰白胡须,"学生们背得最熟的就是《贞观政要》里'君为舟,民为水'那章,正好用来劝那些被煽动的年轻人。"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盛唐庶女:携史纠错系统破局请大家收藏:(www.alwenxue.com)盛唐庶女:携史纠错系统破局阿里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