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光未透时,苏婉儿已跪在含元殿外。
她特意穿了件素色翟衣,发间只簪一支银步摇——既不失官眷体面,又显得清苦诚恳。
殿角铜鹤嘴里飘出的龙脑香裹着晨雾漫过来,她望着殿门上方"含元"二字,指尖悄悄攥紧袖中帛书。
昨夜与王敬之推演过七遍说辞,此刻每一个字都在舌尖发烫。
"苏娘子?"
内官的尖嗓惊得她抬眼,见高力士掀着朱帘站在阶上,眼角的笑纹像揉碎的星子:"陛下在偏殿用早膳,让你进去。"
偏殿里飘着羊肉胡饼的香气。
李隆基正用银箸拨弄碗里的樱桃毕罗,抬头时眼角细纹堆成沟壑:"听说你要替朕巡视边军?"
苏婉儿跪下行礼,额头几乎触到金砖:"回陛下,上月臣女随父整理司户文案,见范阳、平卢两镇军报里,战马损耗数比往岁多三成。"她喉结动了动,"前日又得密报,幽州市面上良驹价格暴涨——恐有边将私扣马政银,拿病马充数。"
"哦?"李隆基放下银箸,目光像淬了冰的剑,"你倒比兵部还上心。"
"臣女不敢。"苏婉儿抬头,眼底映着烛火灼灼,"只是想起陛下曾说'兵者国之大事',若边军无可用之马,他日......"她顿了顿,"他日如何护我盛唐疆土?"
殿内静得能听见漏壶滴水。
高力士悄悄退到廊下,檐角铜铃被风撞响,惊醒了殿外打盹的鹩哥,扑棱棱飞上殿梁。
"起来吧。"李隆基突然笑了,指节敲了敲案几,"你这小娘子,倒会拿朕的话堵朕的嘴。"他从袖中摸出块鱼符抛过来,"给你三个月,查不清马政弊案,就别回长安。"
鱼符落在苏婉儿掌心,还带着帝王体温。
她垂眸时睫毛轻颤——这鱼符不只是巡边凭证,更是能调动沿途驿站的腰牌,去洛阳的路,终于有了名正言顺的幌子。
出了宫城,王敬之的马车早等在丹凤门外。
他掀开车帘,见她鬓边沾着晨露,眼里却亮得惊人:"成了?"
"成了。"苏婉儿翻身上车,将鱼符塞进暗格,"但得装成巡边队伍,绕去洛阳。"她从包袱里摸出套青衫抛过去,"你扮账房,我扮随侍,赵伯说那道观在洛阳北邙山,离官道十里。"
王敬之接过青衫时触到她指尖,凉得像浸了井水:"你手怎么这么冰?"
"方才在殿上跪久了。"苏婉儿别过脸去看车外,城墙根下卖胡麻饼的老妇正掀开笼屉,白雾裹着麦香涌进来,"到洛阳后,先去南市找赵伯。
他说那道观三十年前是裴家的家庙——裴季安的裴。"
王敬之的手指猛地攥紧青衫。
三日后未时,洛阳北邙山。
赵伯的灰布衫浸着汗,带着两人绕过一片野杏林。
他佝偻着背,枯树枝般的手指指向山坳里的断墙:"那就是玉清观,当年裴老爷捐钱建的,后来裴家败落,道士们早跑光了。"
苏婉儿望着那堆残垣,檐角的瓦当还刻着云纹,只是被野藤缠成了绿网。
王敬之按剑挡在她身前,靴底碾碎几丛野菊:"有动静?"
"没,就是......"赵伯抹了把额头,"前日我来探,见后殿地砖松了块,底下有个地道。"他从怀里摸出火折子晃亮,"跟我来。"
地道口霉味刺鼻。
苏婉儿扶着潮湿的石壁往下走,听见王敬之在身后压低声音:"当心脚。"转过三道弯,眼前突然开阔——是间四四方方的密室,正中央摆着面青铜镜,镜面蒙着厚灰,却映得满室都是碎金般的光。
"这就是史鉴镜?"王敬之抽出半柄剑挑开镜前布幔,灰尘腾起来,迷得他眯起眼,"怎么比我家祠堂的照妖镜还旧?"
苏婉儿没答话。
她盯着镜中晃动的光影,心跳突然失了节奏——镜面的灰尘里,隐约映出个穿现代白裙的姑娘,正踮脚够图书馆的书架。
那是她前世在师大古籍馆的模样!
"婉儿?"王敬之见她踉跄,忙扶住她胳膊,"你脸色怎么这么白?"
苏婉儿指尖颤抖着摸向镜面。
灰尘簌簌落尽,镜中影像突然清晰——前世的自己转身对她笑,身后站着穿玄色圆领袍的男子,广袖上绣着金线云纹,正是裴季安!
"裴......"她喉咙发紧,"他怎么会在我前世的记忆里?"
王敬之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,镜中却只有两团模糊的影子。
他皱眉抽回手:"我怎么看不见?"
苏婉儿突然想起系统界面里那本《命枢手札》,翻到最后一页的提示:"镜非器,乃心之所映。"她闭紧眼深吸一口气,前世的记忆如潮水涌来——古籍馆的旧木窗,裴季安递来的《唐会要》,还有他说"改命从来不是一人之力"时,眼底的星芒。
当她再睁眼时,铜镜泛起幽蓝微光。
影像开始流动:裴季安站在高台之上,脚下是无数发光的星图。
他手里攥着块玉珏,嘴唇开合念着什么——苏婉儿耳中突然响起熟悉的声音,正是那日在曲江池,他教她念的《大衍历》咒语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盛唐庶女:携史纠错系统破局请大家收藏:(www.alwenxue.com)盛唐庶女:携史纠错系统破局阿里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