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半夜的露水浸得官靴底发沉,宋明允望着午门城楼上那排明晃晃的火把,突然想起现代法医实验室里的无影灯——都是亮得扎眼,照得人心底的腌臜事藏不住。
"停下!
午门未开,闲杂人等不得靠近!"禁军小旗官的长枪一横,枪尖挑开了马车的布帘。
马车内,被捆成粽子的影卫副统领正对着宋明允翻白眼,嘴角还挂着方才坠马时蹭的泥点子。
宋明允伸手替他理了理歪到耳边的发绳,转头对小旗官笑:"官爷,本县是来送'闲杂人等'的。"
小旗官的枪尖又往前送了半寸,枪杆上的红缨扫过宋明允染泥的官服:"宋县令?
圣驾未起,谁准你半夜闯宫?"
"没闯。"宋明允从袖中摸出块黑沉沉的密令,借着月光抛过去。
小旗官慌忙接住,就着火把一照,密令背面"影卫·指挥使"五个小字在铜底上泛着冷光——这东西他在影卫当差的表舅提过,说是能直闯九重宫阙的铁牌子。
"官爷,"宋明允往前凑了半步,压低声音像说体己话,"您说这时候把影卫指挥使押在午门外,要是让刺客混进来伤着圣驾......"他故意拖长尾音,目光扫过城楼下晃动的黑影。
小旗官喉结动了动,转身冲城楼喊:"传值房李公公!
影卫密令求见!"
城楼角门"吱呀"一声开了道缝,个白胖太监探出头,刚要骂"作死",瞥见密令上的刻痕,眼珠子突然瞪成了铜铃。
他连滚带爬冲下台阶,接过密令时手直抖:"宋大人稍候,咱家这就去通传!"
宋明允望着太监跑远的背影,摸了摸鼻尖——这密令是从落马的黑衣人怀里顺的,系统提示里说过"指挥使密令可破宫门禁令",倒比他想象中还好用。
他转头冲马车里的人挑眉:"您说您,早把这玩意儿交出来,何苦在泥坑里滚一身?"
影卫副统领别过脸,喉间发出闷哼。
宋明允知道他是气自己被当枪使——昨日废宅密室里那番"尚书不该暴露"的话,本就是说给躲在梁上的张老三听的。
这局从发现密令刻痕深浅不同时就布下了:真指挥使藏在幕后,假副统领跳出来背锅,他偏要把水搅浑,让鱼自己撞网。
"宋大人,圣上口谕!"李公公的尖嗓划破夜色,"即刻带钦犯入殿!"
乾清宫里龙涎香熏得人发晕。
宋明允跪在前厅丹陛上,望着御案后那道明黄龙袍的影子,突然想起现代庭审时法官敲法槌的架势——只不过这里的"法槌",是皇帝指节叩在御案上的声响。
"影卫指挥使私通外臣,宋卿可有实证?"皇帝的声音像浸在冰里。
被押着跪在下首的影卫副统领突然笑了:"陛下,臣是冤枉的!
这宋县令为攀高枝,伪造密令构陷忠良......"
"攀高枝?"宋明允从袖中摸出块铜牌,"那这'乾清宫支银凭证',该是本县拿金漆笔在墙上画的?"他把铜牌举过头顶,"每月初三,兵部拨银三千两,经影卫之手送进废宅——账册上的墨痕还新着,尚书大人要不要看看?"
丹陛另一侧,兵部尚书的蟒纹补子微微起伏。
他指尖在玉扳指上敲了两下:"宋大人好手段,伪造文书的本事倒比断案强。"
"伪造?"宋明允冲殿外使了个眼色。
张老三扛着个半人高的檀木匣撞进来,匣盖一开,泛黄的纸页"哗啦啦"撒了满地。"这是昨日刑部查账时,本县'不小心'顺的乾清宫出入名单。"他蹲下身,捡起最上面一页,"春祭前三日夜,这位'送炭杂役'进了皇城——"他抬头看向兵部尚书,"而当夜值守的羽林卫指挥使,可是大人您最疼爱的义子?"
兵部尚书的脸白了一瞬,又很快堆起笑:"宋大人莫不是记错了?
犬子上月才调去..."
"调去蓟州?"宋明允突然拔高声音,"可蓟州驿站的驿丞,今早刚给本县递了信——说您义子的官印,落在废宅密室的暗格里了。"他望着尚书骤缩的瞳孔,心里暗笑:这招"借驿站传假信",还是跟系统学的古代情报术。
殿内突然静得能听见龙涎香燃尽的"噼啪"声。
皇帝的目光像两把刀,先剜过影卫副统领,又刺向兵部尚书。
就在这时,殿外突然传来太监尖喊:"靖安王遗孤求见!
携血书!"
宋明允心里"咯噔"一跳——陆沉到底把信送到了。
他不动声色退到殿柱后,对着阿秀使了个眼色。
阿秀点头,裙角一扬,从偏门溜了出去——她要去盯着御药房,别让某些人急着"暴病"。
殿门"轰"地被推开。
个穿素麻的年轻人踉跄着扑进来,怀里的血书在金砖上拖出条红痕。"陛下!"他扯着嗓子喊,"这是末将祖父临终血书!
当年靖安王根本没谋反,是有人偷换军报,伪造通敌信......"他抖开血书,"此人当年是王府书童,后叛主投诚,如今官居兵部尚书!"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开局系统逼我当仵作:这县令断案反套路请大家收藏:(www.alwenxue.com)开局系统逼我当仵作:这县令断案反套路阿里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