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光从会议室的另一侧斜斜照进来,这次照在了白板上“风险预警机制”几个字上,字迹在光线下泛着微微的反光,像是被镀了一层金边。
刘好仃站在白板前,手里拿着记号笔,笔尖在“机制搭建”四个字上点了点。
“昨晚我琢磨了一宿。”他转过身,看着围坐在长桌边的阿芳和小李,“咱们不能光有想法,得落地。”
“刘哥,你是不是又没睡好?”阿芳皱眉。
“我这不是睡得着的年纪了。”刘好仃笑了笑,“不过我倒是想通了,咱们得先搭个框架,就像盖楼,先打地基,再往上垒砖。”
小李翻着笔记本:“那咱们从哪儿开始?”
“先从数据平台开始。”刘好仃说,“阿芳,你负责对接国际贸易数据平台,尽快把监控系统跑起来。”
“我已经约了他们今天下午的线上会议。”阿芳点头,“不过他们那边说,平台数据更新频率和我们这边系统兼容性可能有点问题。”
“没问题。”刘好仃说,“咱们先用他们的数据,哪怕手动更新也行,关键是先把信息抓起来。”
“那系统方面呢?”小李问,“我们总不能一直手动。”
“系统的事,我来协调。”刘好仃拍了拍小李的肩膀,“你下午去IT那边,安排个对接会,我亲自去谈。”
“刘哥,IT那边不是出了名的‘流程控’吗?”小李有点担心,“上次咱们改个登录界面,都得走三个月流程。”
“流程是流程,但人也是人。”刘好仃笑,“我跟他们王主管是老熟人了,一顿饭的事。”
阿芳忍不住笑:“刘哥,你这是要请IT吃饭?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一顿饭换一个系统模块上线,划算。”
小李也笑:“那我下午就去安排。”
“好。”刘好仃满意地点头,“咱们分工明确,动作要快。”
阿芳低头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,忽然抬头:“刘哥,那个数据平台代表刚才在电话里说,最近东南亚航线异常数据激增,可能跟台风有关。”
“台风?”刘好仃眉头一挑,“这个我们得重点关注。”
“我记下了。”阿芳点头,“等会议结束后,我会整理出一份航线数据监控清单。”
“很好。”刘好仃赞许地看了她一眼,“咱们的预警机制,就是要从这些细节开始。”
小李也点头:“那我去协调IT那边,让他们先帮我们搭个基础模块。”
“记住,先搭基础模块。”刘好仃叮嘱,“能用就行,后面慢慢优化。”
“明白。”
会议室里一时安静下来,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桌面上,映出一片光斑,像是一张金色的地毯,铺在他们脚下。
刘好仃走到窗边,看着外面忙碌的厂区,生产线依旧轰鸣,但他的心已经飞到了那些看不见的数据流中。
“供应链就像一条河。”他忽然开口,“我们不能只看表面的水流,得知道哪里有暗礁,哪里会断流。”
阿芳和小李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种新的使命感。
“刘哥,你说得真像鸡汤。”小李笑着打趣。
“鸡汤也有营养。”刘好仃回头,眼睛亮亮的,“咱们现在做的,是给这条河装上雷达,让它不再盲目流动。”
“那我们就是导航员。”阿芳也笑了。
“没错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咱们现在开始,就是供应链的‘天气预报员’。”
小李翻着笔记本:“那我们得先确定预警指标。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走回白板前,“我们得先设定几个关键指标,比如关税变化、物流延误、原材料价格波动这些。”
“那怎么设定预警阈值?”小李问。
“用历史数据做基准。”刘好仃说,“比如过去一年里,东南亚航线平均延误3天,我们就以5天为黄色预警,7天为红色预警。”
“听起来像医院的分级诊疗。”阿芳说。
“差不多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咱们得让系统能自动识别异常,提前预警。”
“那评分机制呢?”小李继续问。
“我们按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来评分。”刘好仃说,“每个指标设定一个权重,最后综合打分。”
“听起来挺复杂的。”小李皱眉。
“不复杂。”刘好仃拿起笔,“我们先用最简单的红黄绿三色,后期再细化。”
阿芳已经开始在电脑上输入:“那我先录入几个关键指标。”
“好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你先录入‘关税变化’和‘物流延误’这两个。”
阿芳敲着键盘,忽然“咦”了一声:“刘哥,系统刚刚自动标记‘东南亚航线’为黄色预警。”
“台风影响?”刘好仃走过去看屏幕。
“不止。”阿芳指着数据,“还有几个港口因为劳工罢工,也出现了延误。”
“这下我们得重点关注了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这个预警机制,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。”
“那我们是不是也得设定一个‘数据孤岛’指标?”小李突然说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:(www.alwenxue.com)深圳玻璃厂打工记阿里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